了解最新公司动态及行业资讯
广西舞狮舞龙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通过教育普及、产业活化、技艺创新和政策支持多维度推进,具体路径如下:
一、构建系统性教育传承体系
深化“非遗进校园”模式
藤县中专开设舞狮专业,编写统一教材,建立“小学—初中—中专”人才梯队,覆盖全县17个乡镇5000余名学生,培养表演、教学、文创设计复合型人才。
柳州第六中学开展龙狮文化大课间活动,将舞狮与竹竿舞结合,创新体育课程形式,近2000名师生参与展演。
高校引领研究与竞技推广
广西师范大学舞龙舞狮队获全国冠军11次,成为中国大学生体协舞龙舞狮分会主席单位,通过赛事和短视频扩大影响力。
广西高校联合建立龙狮文化研究基地,推动理论专著编撰与数字化资料库建设,强化地域特色保护。
二、推动产业化与乡村振兴融合
打造职业化产业链
藤县建成3000㎡训练基地和龙狮扎作馆,培养近200名职业舞狮人,成员年均收入5万元,优秀人才输出至外省市;开发文创产品,延伸产业链价值。
举办“世界狮王争霸赛”“中国龙狮公开赛”等国际赛事,吸引10国队伍参赛,同步联动文旅采风、美食节活动,形成“文体旅”融合品牌。
科技赋能表演形式
玉林州珮舞狮融入LED灯光技术,打造夜间酷炫表演;藤县狮舞创新“高桩采灵芝”“悬崖倒挂”等高难度动作,以动态桩距技术提升竞技性。
三、拓展国内外传播渠道
强化国际文化交流
藤县禤洲醒狮队凭借“金狮倒挂”等绝技参与东盟赛事,被誉“东方狮王”;依托中国—东盟龙狮研究基地,推动文化输出至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。
玉林举办“广西龙狮公开赛”,邀请粤港澳大湾区队伍参赛,促进跨地域技艺碰撞。
新媒体赋能传播
利用短视频平台推广女生舞狮、高桩飞跃等内容,吸引年轻群体关注;开展线上龙狮赛事直播,扩大受众覆盖面。
四、完善政策与保障机制
资金与政策扶持
藤县对舞狮专业学生给予每年4650元补贴,近3年累计投入50万元;利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支持技艺培训。
凌云县通过“有事好商量”协商机制,设立专项基金,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传承项目。
标准化与人才留存
制定统一舞狮动作标准,提高表演酬劳;建立传承人补贴机制,解决青年因“学习周期长、收入低”导致的流失问题。
推动校企合作,如藤县中专与狮王文化公司共建基地,确保学员“退役不退业”,可转型扎作师或教练。
关键挑战与对策
人才断层:通过提高行业收入(如赛事奖金、国际演出机会)增强职业吸引力;
创新瓶颈:设立非遗创新实验室,鼓励跨界融合(如舞狮+现代音乐、数字动画);
区域失衡:建立县域帮扶机制,推广藤县、玉林等成功模式至凌云等传承薄弱地区。
广西舞狮舞龙文化需以教育固根基、产业活血脉、创新赋动能,通过“政府引导+市场运作+全民参与”模式,使传统技艺从民俗仪式蜕变为兼具经济价值与文化自信的时代符号。
上一篇:广西舞狮舞龙在现代有何发展?
下一篇:广西舞狮舞龙有哪些独特动作